读《工程管理案例》有感
工程公司项目二部 田骏
春节期间仔细研读了宋伟老师的《工程管理案例》一书,感叹内容之广泛、研究之细致的同时,对书中“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一章内容结合个人的经验谈谈感想。
可行性研究又称可行性分析,它是在项目决策阶段对拟建项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一种系统和科学的方法。我国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把主要精力主要放在工程实施阶段,对项目可行性研究不够重视,这样做,对后期施工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举个简单的例子如:建设规模中未考虑到地形地貌的限制容易出现漏项或是估算不准确等。
可行性研究分析落到实处就是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可研报告,这就是今后项目建设的重要指导性、决策性文件。按书本中所说,一般情况下可研报告一般含有以下十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总论;二是产品市场需求和拟建规模;三是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功用设施情况;四是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五是项目工程技术方案;六是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七是生产组织、劳动定员与人员培训;八是项目实施计划和进度要求;九是经济效果的分析与评价;十是评价结论与建议。
目前,赣州的可行性研究一块人员力量还是不足,对很多有特殊条件的工程项目还是欠缺经验。个人认为对一个新项目的研究,应置身其中,主动引导业内专家去实地考察,去外地学习、参观相关建筑物,让专家尽早尽快得介入研究。以选址、建设规模及进度要求为主要核心,考虑业主的客观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去编制可研报告,按照规范的估算方法,结合经验,实事求是进行估算,切勿专注于局部微调,要把握大局。这样后期的设计、招标、施工等工作才能顺利推进。现我就以上提到的选址、建设规模及进度要求等核心内容重点谈谈我的看法。
选址,指的是一个项目的具体地点。通常情况下,选址没有太多主观意向。就政府项目而言,工程项目的选址应符合整个片区的规划,当地规划主管部门会根据业主的期望核发《选址意见书》。《选址意见书》一般包含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和具体地址,以此作为项目建设最初的规划依据。选址对可行性研究具体非常重大的意义,这直接体现了项目的建设难度及建设投入。完成选址后应首先考虑土地成本,包含征地拆迁安置等,这时也应该适时考虑“三通一平”的情况,因为这不仅是建设投资,这也是建设周期的一大内容。
建设规模,主要是包含工程概况的相关数据,比如:建筑面积、层数、层高、结构类型、使用用途、占地面积等。在符合规划条件的情况下,建设规模需谨慎敲定。通常情况下,建设规模会以设计方案为依据,业主会根据需要提供设计任务书,建议应到大城市实地考察类似项目,汲取成功经验。建设规模的确定不仅要全面考虑土建工程、市政园林、装饰装修工程等建设投入,还需要重点考虑与之相配套的空调、智能化设备类和满足使用功能类的如:水、电、气等子工程项目。做到不漏项、不缺项、不乱项,建设投资在可控范围内。
进度要求,简而言之指的是时间投入,从拍地或是选址完成的那一刻起就应该有时间概念,现在大部分项目建设的进度要求仅仅停留在施工阶段,项目前期规划及决策也是进度要求的一部分。资金有时间价值,进度管理是投资成败的一大关键,在科学合理的周期范围内,应结合当地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对种种影响的因素应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使“进度”一词真正做到可参考、可实施、可实现,为项目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综上,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对工程项目的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和建设可能性进行分析比较,以确定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规模应有多大,建设时间和投资应如何安排,采用哪种技术方案最合理等,以便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总体来说,需要从经济、技术、市场、生产、法律、政策等多方面对工程项目投资建设的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论证和评价,并通过多方案比较,推荐最佳方案。
赣州城投
赣州土地置业
赣州建工集团
民晟实业公司
纪检举报平台
读《工程管理案例》有感
工程公司项目二部 田骏
春节期间仔细研读了宋伟老师的《工程管理案例》一书,感叹内容之广泛、研究之细致的同时,对书中“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一章内容结合个人的经验谈谈感想。
可行性研究又称可行性分析,它是在项目决策阶段对拟建项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一种系统和科学的方法。我国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把主要精力主要放在工程实施阶段,对项目可行性研究不够重视,这样做,对后期施工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举个简单的例子如:建设规模中未考虑到地形地貌的限制容易出现漏项或是估算不准确等。
可行性研究分析落到实处就是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可研报告,这就是今后项目建设的重要指导性、决策性文件。按书本中所说,一般情况下可研报告一般含有以下十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总论;二是产品市场需求和拟建规模;三是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功用设施情况;四是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五是项目工程技术方案;六是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七是生产组织、劳动定员与人员培训;八是项目实施计划和进度要求;九是经济效果的分析与评价;十是评价结论与建议。
目前,赣州的可行性研究一块人员力量还是不足,对很多有特殊条件的工程项目还是欠缺经验。个人认为对一个新项目的研究,应置身其中,主动引导业内专家去实地考察,去外地学习、参观相关建筑物,让专家尽早尽快得介入研究。以选址、建设规模及进度要求为主要核心,考虑业主的客观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去编制可研报告,按照规范的估算方法,结合经验,实事求是进行估算,切勿专注于局部微调,要把握大局。这样后期的设计、招标、施工等工作才能顺利推进。现我就以上提到的选址、建设规模及进度要求等核心内容重点谈谈我的看法。
选址,指的是一个项目的具体地点。通常情况下,选址没有太多主观意向。就政府项目而言,工程项目的选址应符合整个片区的规划,当地规划主管部门会根据业主的期望核发《选址意见书》。《选址意见书》一般包含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和具体地址,以此作为项目建设最初的规划依据。选址对可行性研究具体非常重大的意义,这直接体现了项目的建设难度及建设投入。完成选址后应首先考虑土地成本,包含征地拆迁安置等,这时也应该适时考虑“三通一平”的情况,因为这不仅是建设投资,这也是建设周期的一大内容。
建设规模,主要是包含工程概况的相关数据,比如:建筑面积、层数、层高、结构类型、使用用途、占地面积等。在符合规划条件的情况下,建设规模需谨慎敲定。通常情况下,建设规模会以设计方案为依据,业主会根据需要提供设计任务书,建议应到大城市实地考察类似项目,汲取成功经验。建设规模的确定不仅要全面考虑土建工程、市政园林、装饰装修工程等建设投入,还需要重点考虑与之相配套的空调、智能化设备类和满足使用功能类的如:水、电、气等子工程项目。做到不漏项、不缺项、不乱项,建设投资在可控范围内。
进度要求,简而言之指的是时间投入,从拍地或是选址完成的那一刻起就应该有时间概念,现在大部分项目建设的进度要求仅仅停留在施工阶段,项目前期规划及决策也是进度要求的一部分。资金有时间价值,进度管理是投资成败的一大关键,在科学合理的周期范围内,应结合当地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对种种影响的因素应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使“进度”一词真正做到可参考、可实施、可实现,为项目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综上,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对工程项目的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和建设可能性进行分析比较,以确定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规模应有多大,建设时间和投资应如何安排,采用哪种技术方案最合理等,以便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总体来说,需要从经济、技术、市场、生产、法律、政策等多方面对工程项目投资建设的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论证和评价,并通过多方案比较,推荐最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