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我是工程公司合约办的张庆有,很荣幸能有这样一个机会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关于廉洁作风的心得体会。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读诗词忆古思今 强作风廉洁自律》。
中华文化中有很多关于廉洁的诗词,其中很多文人墨客的廉洁品德也让我们自叹不如,比如大家都熟悉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廉,本义为厅堂的侧边。《说文》中“廉,仄也。堂之侧边曰廉,故从广”。通常指边,与角相对,继而引申出正直、清廉等。而廉洁,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
廉是清廉,就是不贪取不应得的钱财;洁是洁白,就是指人生光明磊落的态度;清楚一点的说,廉洁就是说我们做人要有清清白白的行为,光明磊落的态度。
清正廉洁的作风是一种道德操守,自古以来一直为人深情期待和广为传颂。北宋有名的清官包拯在《书端州郡斋壁》中写到:“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这首诗充分表明了包拯廉洁奉公、刚直不阿的从政为人的道德准则,也表明了他立志做国家栋梁、为民造福的决心。包公不但严于律己而且制定了一条“家训”,劝诫子孙将来永远清廉。这则家训说:“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这则家训真是独特而严厉。据史书记载包拯子孙如其子包绶、其孙包永年等,也都一直恪守家训,居官清廉,并且深受世人的称赞。包公办案公正、机智,为人正直、作官清廉,为世人所钦佩,他的品质也将永远被后人传颂。
清正廉洁的作风也是安全幸福的保障,元代吉雅漠丁《题画竹为董文中赋》:“雨过蛟龙起,风生翡翠寒,但存清白在,日日是平安。”以竹为喻,巧用双关,以清白与好友共勉,暗藏了清廉可致平安的道理。反之如果做人做事丧失廉洁作风则会害人害己,悔之晚矣。如唐代宿州太守陈璠《临刑诗》中写到:“积玉堆金官又崇,祸来倏忽变成空;五年荣贵今何在,不异南柯一梦中”,道出其悔愧已晚的心声。党的十八大以后,仍有部分官员顶风作案,不收手、不收敛,最终也只能是落得锒铛入狱的下场。
以上诗词带着历史的沉思,带着清廉的劝戒,带着高洁操守,为我们今天弘扬清廉文化、加强廉政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我们伟大的领袖习主席也经常借古警今,借诗言志,让党员干部对作风问题有了具体而深刻的理解。
兰考历史上出了一个有名的清官张伯行。他历任福建巡抚、江苏巡抚、礼部尚书,为谢绝各方馈赠,专门写了一篇《却赠檄文》,其中说道:“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我看,这也可以作为一面镜子。
——《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3月18日)
张伯行的行止事迹说明,小事小节是恪守廉洁的第一道防线,良好作风是在小事小节中建立起来的。习近平全文引用《却赠檄文》,警醒全党谨记由量变到质变的深刻道理,因为“大多数腐败分子是从不注意小事小节逐步走到腐化堕落境地的”。说到兰考县我们还不由得想起“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他不畏艰苦,廉洁奉公,勤政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事迹感动了全社会,“焦裕禄精神”也广泛流传。
清风作伴,读古思今。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告诫全党“执政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再次深刻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反腐力度空前,只要处于人民的对立面,不管高居何位,都逃不脱法律党纪的严惩,如徐才厚、苏荣之流。认真学习贯彻这些重要论述,对全党准确把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充分认识其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保持政治定力,坚定立场方向,聚焦目标任务,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引向深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城投公司的一员,我的主要工作是造价管理、成本管理,从而缩小投资偏差 ,在工作认真、严谨细致的同时,更要严格自律,不以权谋私,不徇私舞弊、收受财物,向身边优秀廉洁的党员同志学习,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在读廉洁的同时还要思廉洁,把廉洁自律八条准则牢记于心,要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在首位,维护党和企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最后,我们要以公司为家,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加强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不断探索创新,共同把城投这个大家庭建设的更加美好。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赣州城投
赣州土地置业
赣州建工集团
民晟实业公司
纪检举报平台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我是工程公司合约办的张庆有,很荣幸能有这样一个机会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关于廉洁作风的心得体会。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读诗词忆古思今 强作风廉洁自律》。
中华文化中有很多关于廉洁的诗词,其中很多文人墨客的廉洁品德也让我们自叹不如,比如大家都熟悉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廉,本义为厅堂的侧边。《说文》中“廉,仄也。堂之侧边曰廉,故从广”。通常指边,与角相对,继而引申出正直、清廉等。而廉洁,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
廉是清廉,就是不贪取不应得的钱财;洁是洁白,就是指人生光明磊落的态度;清楚一点的说,廉洁就是说我们做人要有清清白白的行为,光明磊落的态度。
清正廉洁的作风是一种道德操守,自古以来一直为人深情期待和广为传颂。北宋有名的清官包拯在《书端州郡斋壁》中写到:“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这首诗充分表明了包拯廉洁奉公、刚直不阿的从政为人的道德准则,也表明了他立志做国家栋梁、为民造福的决心。包公不但严于律己而且制定了一条“家训”,劝诫子孙将来永远清廉。这则家训说:“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这则家训真是独特而严厉。据史书记载包拯子孙如其子包绶、其孙包永年等,也都一直恪守家训,居官清廉,并且深受世人的称赞。包公办案公正、机智,为人正直、作官清廉,为世人所钦佩,他的品质也将永远被后人传颂。
清正廉洁的作风也是安全幸福的保障,元代吉雅漠丁《题画竹为董文中赋》:“雨过蛟龙起,风生翡翠寒,但存清白在,日日是平安。”以竹为喻,巧用双关,以清白与好友共勉,暗藏了清廉可致平安的道理。反之如果做人做事丧失廉洁作风则会害人害己,悔之晚矣。如唐代宿州太守陈璠《临刑诗》中写到:“积玉堆金官又崇,祸来倏忽变成空;五年荣贵今何在,不异南柯一梦中”,道出其悔愧已晚的心声。党的十八大以后,仍有部分官员顶风作案,不收手、不收敛,最终也只能是落得锒铛入狱的下场。
以上诗词带着历史的沉思,带着清廉的劝戒,带着高洁操守,为我们今天弘扬清廉文化、加强廉政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我们伟大的领袖习主席也经常借古警今,借诗言志,让党员干部对作风问题有了具体而深刻的理解。
兰考历史上出了一个有名的清官张伯行。他历任福建巡抚、江苏巡抚、礼部尚书,为谢绝各方馈赠,专门写了一篇《却赠檄文》,其中说道:“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我看,这也可以作为一面镜子。
——《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3月18日)
张伯行的行止事迹说明,小事小节是恪守廉洁的第一道防线,良好作风是在小事小节中建立起来的。习近平全文引用《却赠檄文》,警醒全党谨记由量变到质变的深刻道理,因为“大多数腐败分子是从不注意小事小节逐步走到腐化堕落境地的”。说到兰考县我们还不由得想起“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他不畏艰苦,廉洁奉公,勤政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事迹感动了全社会,“焦裕禄精神”也广泛流传。
清风作伴,读古思今。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告诫全党“执政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再次深刻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反腐力度空前,只要处于人民的对立面,不管高居何位,都逃不脱法律党纪的严惩,如徐才厚、苏荣之流。认真学习贯彻这些重要论述,对全党准确把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充分认识其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保持政治定力,坚定立场方向,聚焦目标任务,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引向深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城投公司的一员,我的主要工作是造价管理、成本管理,从而缩小投资偏差 ,在工作认真、严谨细致的同时,更要严格自律,不以权谋私,不徇私舞弊、收受财物,向身边优秀廉洁的党员同志学习,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在读廉洁的同时还要思廉洁,把廉洁自律八条准则牢记于心,要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在首位,维护党和企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最后,我们要以公司为家,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加强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不断探索创新,共同把城投这个大家庭建设的更加美好。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