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我国,工运史是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史鉴今、资政育人重要指示要求,近年来,山东省总工会及有关地方工会精心打造了一批工人运动历史展览馆,已经成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依托工人运动历史展览馆,不断加强对红色工运资源的收集整理、规划保护、活化利用和研究阐释,是工会组织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举措。基于对山东工人运动历史展览馆展陈史料的深入研究,史馆组织部分同志撰写了“工运故事”系列文章,兹开设专栏陆续刊发,以引导读者聚焦百年山东工人运动历史,在对历史点滴的解读中,强化历史认知,筑牢历史记忆,坚定历史自信,传承红色基因。
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曾先后被称为济南机厂、津浦铁路局济南机器厂、铁路大厂、大槐树机厂等。这家有着红色底蕴的百年老厂始建于1910年,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一大代表王尽美曾在这里传播马克思主义,组织开展工人运动。山东省第一个产业工会、第一个企业党支部都在这里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里一直是齐鲁大地工人运动和党的活动的“中心地带”。
1948年春,为了配合解放济南,中共济南市委、渤海工委与鲁西工委,按照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对该市政治、经济、军事以及社会各方面进行调查研究。7月,铁路大厂地下党支部接到指示,做好护厂工作,迎接济南解放。打入工厂的党员姜仲三带领进步工人,到位于南部山区的济南市委所在地商讨护厂事宜。工人们一致反对工厂把机器南迁,轮班看护重要机器,深夜里避开特务监视,把重要金属材料、配件掩埋在北大湾(建厂初期挖土烧砖形成的一个水湾)。电灯房的工人还给我军秘密传递用脚步丈量的设备布置图,避免济南战役打响后被炮火误炸。
为了使工厂在解放战争中少受损失,济南市委情报部负责人王均多次派人联络铁路大厂,并部署发动工人开展护厂工作。据济南市党史及档案资料记载,“1948年,为了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济南,……保护工厂,保护机器,为解放军引路,抢救伤员,尽快复工,抢修铁路,支援大军南下……”在这其中,多次提到当时的铁路大厂地下党员和群众。据经历过这段历史的老职工回忆,“解放初期,敌机隔三差五就来扫射和轰炸,工人们白天抢修被炸毁的厂房和设备,夜间坚持生产。”
在铁路大厂党支部由地下全面转向公开的过程中,党的领导始终在不断加强,先后领导抢修了“江南号”和“新中国号”机车。1949年春天,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这也是解放战争中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战役。4月21日,为运输军需物资,铁路大厂工人抢修成功一辆废弃多年的机车,后此机车被命名为“江南号”。修复中,遇到最大困难是缺乏一些器材和材料。铁路职工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埋在山沟、河道、深井里的钢轨等器材找出来,运到工地,经过9天奋战,完成抢修任务。该机车参加当时济南铁路局所属4家工厂(青岛、浦镇、济南、九龙岗)机车修理质量评比,被授予“技术先锋第一名”。
百年来,中车山东公司工会在党的领导下,融入党和国家革命、建设、改革大局,根植齐鲁沃土,紧扣时代脉搏,为中国铁路运输事业和公司改革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参考资料:《中国工会运动史料全书 山东卷 (上)》《济南工运史料》《齐鲁工会第一家》
赣州城投
赣州土地置业
赣州建工集团
民晟实业公司
纪检举报平台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我国,工运史是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史鉴今、资政育人重要指示要求,近年来,山东省总工会及有关地方工会精心打造了一批工人运动历史展览馆,已经成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依托工人运动历史展览馆,不断加强对红色工运资源的收集整理、规划保护、活化利用和研究阐释,是工会组织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举措。基于对山东工人运动历史展览馆展陈史料的深入研究,史馆组织部分同志撰写了“工运故事”系列文章,兹开设专栏陆续刊发,以引导读者聚焦百年山东工人运动历史,在对历史点滴的解读中,强化历史认知,筑牢历史记忆,坚定历史自信,传承红色基因。
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曾先后被称为济南机厂、津浦铁路局济南机器厂、铁路大厂、大槐树机厂等。这家有着红色底蕴的百年老厂始建于1910年,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一大代表王尽美曾在这里传播马克思主义,组织开展工人运动。山东省第一个产业工会、第一个企业党支部都在这里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里一直是齐鲁大地工人运动和党的活动的“中心地带”。
1948年春,为了配合解放济南,中共济南市委、渤海工委与鲁西工委,按照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对该市政治、经济、军事以及社会各方面进行调查研究。7月,铁路大厂地下党支部接到指示,做好护厂工作,迎接济南解放。打入工厂的党员姜仲三带领进步工人,到位于南部山区的济南市委所在地商讨护厂事宜。工人们一致反对工厂把机器南迁,轮班看护重要机器,深夜里避开特务监视,把重要金属材料、配件掩埋在北大湾(建厂初期挖土烧砖形成的一个水湾)。电灯房的工人还给我军秘密传递用脚步丈量的设备布置图,避免济南战役打响后被炮火误炸。
为了使工厂在解放战争中少受损失,济南市委情报部负责人王均多次派人联络铁路大厂,并部署发动工人开展护厂工作。据济南市党史及档案资料记载,“1948年,为了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济南,……保护工厂,保护机器,为解放军引路,抢救伤员,尽快复工,抢修铁路,支援大军南下……”在这其中,多次提到当时的铁路大厂地下党员和群众。据经历过这段历史的老职工回忆,“解放初期,敌机隔三差五就来扫射和轰炸,工人们白天抢修被炸毁的厂房和设备,夜间坚持生产。”
在铁路大厂党支部由地下全面转向公开的过程中,党的领导始终在不断加强,先后领导抢修了“江南号”和“新中国号”机车。1949年春天,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这也是解放战争中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战役。4月21日,为运输军需物资,铁路大厂工人抢修成功一辆废弃多年的机车,后此机车被命名为“江南号”。修复中,遇到最大困难是缺乏一些器材和材料。铁路职工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埋在山沟、河道、深井里的钢轨等器材找出来,运到工地,经过9天奋战,完成抢修任务。该机车参加当时济南铁路局所属4家工厂(青岛、浦镇、济南、九龙岗)机车修理质量评比,被授予“技术先锋第一名”。
百年来,中车山东公司工会在党的领导下,融入党和国家革命、建设、改革大局,根植齐鲁沃土,紧扣时代脉搏,为中国铁路运输事业和公司改革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参考资料:《中国工会运动史料全书 山东卷 (上)》《济南工运史料》《齐鲁工会第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