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你要自信!
工程公司工程办 李韵微
一个国家的发展,就像人的一生,主要就是关键的几步。这几步走对了,一切都会比较顺利,前景会比较光明。这几步走错了,就会伤筋动骨,甚至满盘皆输。回首中国走过的30年,不能说没有犯错误,有些错误也不能说不严重,但是在最关键的几步上,我们走对了。
作者张维为走访过100多个国家,他以客观和全面的视角,以世界眼光,分析和诠释了中国在特有发展模式下迅速崛起的原因,并以朴实易懂的文风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带我们走进对祖国发展大势的了解并有了全新的认知与释然。
中国从领先到落后,从落后到追赶,从追赶到超越,时至今日重返世界之巅使我对日益强大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发展之迅猛,令西方国家诧异和恐惧。因此,在我们的周围,时常出现编造中国威胁论调、想扼制中国发展的声音。中国的腐败、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等等问题的存在也令部分国人对祖国的建设成就产生质疑。但这并不能成为否认中国三十年辉煌成就的理由。正视自己的成就,正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是我们对中国发展大势的应有态度、应有的自信。
首先,中国的崛起靠的是一条“文明型国家”的发展之路。中国与其他西方国家发展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的发展之路,从建国之初到现在为止,走的是一条和平路线,而历览西方发达国家的崛起,几乎是连绵不断的宗教战争,这些战争曾几乎把西方文明毁于一旦。中国崛起的最大特点就是和平、不偏激、不走极端,而是走了一条稳健改革之路。五千年的文明史表明,中国的疆域国土、民族文化自古就是“百国之和”。小家庭的“和”带来了生活的动力,单位的“和”促进了工作的效率,国家的“和”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一个简单的“和”创造了不简单的财富:面对汶川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少了“和”,就不会这么迅速地实现灾区重建;举办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广州亚运,少了“和”,就不能取得如此无与伦比的完美表现;发展载人航天科技,少了“和”,就不会有这么骄人的成果;即便经济快速发展,GDP世界第二,少了“和”,缺少了一种人文基础的支撑,就很难有百姓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
其次,中国崛起靠的是走自己的模式。在《中国震撼》一书中,作者以相当长的篇幅阐述这么一个观点:中国的崛起不是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而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这种国家世界上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她是一个五千年连绵不断伟大文明与一个超大型现代国家的重叠。这种“文明型国家”具有超强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不会跟着别人亦步亦趋,不会照搬西方或者其他任何模式,它只会沿着自己特有的轨迹和逻辑继续演变和发展;在崛起的道路上它也可能经历磕磕碰碰,但其崛起的势头已不可阻挡,其崛起的方向已不可逆转。这种“文明型国家”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一切长处而不失去自我,并对世界文明作出原创性的贡献,因为它本身就是不断产生新坐标的内源性主体文明。我们有着世界上最充沛的人力资源,有最大的市场,有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地缘优势,有自己悠久的历史传统,有独立的思想体系,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得到了最大发挥。前苏联和南斯拉夫的解体有多种原因,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们的政治精英,知识精英完全为西方话语捕获,最终导致国家解体、经济崩溃的世纪浩劫。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无疑是中国人民二十世纪最佳的选择,这条道路使中国走上了繁荣富强的康庄大道。
第三,中国崛起靠的是特有的理念。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非常重要,而其中的核心是理念。中国迅速崛起虽然引人注目,但中国崛起背后的理念似乎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不少人甚至认为中国虽然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中国并没有产生大的理念,更有人认为中国还处在过渡阶段,最终还是要全盘接受西方理念,融入西方文明。其实,中国理念在崛起过程中已悄然产生,不少西方的有识之士开始关注中国的理念了。没有理念上的崛起,一个民族是无法真正崛起的。作者梳理出的八大中国理念是:实事求是、民生为大、整体思维、政府是必要的善、良政善治、得民心者得天下与选贤任能、兼收并蓄与推陈出新、和谐中道与和而不同。大致勾勒出中国迅速崛起背后的关键思想以及它们对世界可能产生的影响。作者认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全球治理的难题日益增多,从反恐到全球变暖,从环境治理到消除贫困,从文化冲突到金融危机,造成今天诸多全球问题的主要原因往往就是西方的一些理念和实践,西方需要认真反省,否则西方自己的前途、整个世界的前途都不容乐观。而13亿中国人通过三十多年实践证明的理念是站得住的,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的许多棘手问题也是有帮助的,对于西方自己认定要进行的那些改革也有参考意义。中国理念丰富了世界的智慧,构成中国政治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政治软实力的崛起,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都非常重要。
作者提出“不再误读自己”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他总结了中国崛起这个不争的事实。告诉国人,中国发展时至今日,我们已没有理由缺乏信心。对于贫富差距等等存在的问题,作者并没有回避,而是通过对比分析,告诉我们这既是发展中的矛盾,也是许多发达国家也还没有解决的普遍矛盾,要肯定自己的成绩,在此基础上再逐步解决困难。通读全书,我更加相信,依靠自己的发展模式,依靠自己的治国理念,依靠对五千年文明的发扬光大,加上我们每一名中国人不懈努力地创新创业、拼搏奋斗,未来中国一定会不断给世界带来新的震撼。总的来说,本书给我带来很大启发,使我能更全面地看待中国的政治、经济现状,也让我对中国的未来更有信心。
近期四年一届的奥运盛会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这届被称为“里约大冒险”的奥运赛事与以往相比,带给我们很多新的变化和新的惊喜。从中国国旗的尴尬出错,到率真傅园慧的“洪荒之力”妙语走红,再到孙扬从容面对无礼挑衅,乃至运动员们错失金牌……我们看到的媒体舆论和网民言论少了些尖酸刻薄、埋怨指责、冲动谩骂,多了些理性宽容、亲善友好、有礼有节,这不得不说是国人心态的一种转变。从关注金牌,到关注运动员本身;从只关注胜负,到懂得享受竞技之美,这种转变充分体现出大国应有的从容之姿,彰显了国民自信。
运动是一个国家崛起的标志,奥运会三大看点尽显中国自信。其一,不再有强烈的金牌情结;其二,不再渲染英雄主义;其三,“欢乐”成为最重要的主题。上述特点的形成固然与互联网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更加深入广泛有一定关系,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新一代中国人比以往更加自信,特别是拥有了更强大的文化自信。
运动是一个国家崛起的标志,奥运运动员展示自我表现自信。里约奥运中国奥运代表团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无金日”后,射击场上终于由一名此前名不见经传的新人、女子10米气手枪项目的张梦雪打破僵局,以优异的表现为中国军团射落首金,打开了中国奥运选手们身上的“减压阀”。五夺奥运金牌的吴敏霞微笑地说了一句“(我)应该挺伟大的”; 傅园慧游出个人最好成绩,生猛地表示对决赛没有充满希望,“因为我已经很满意了”……更多的时候,网民们用“祝贺”“太棒了”来鼓励失落金牌的中国运动员,并由衷地称赞:“你们是世界前八,超级了不起!”这些话语不同于我们传统认知中的标准句式,甚至有些不走寻常路,但它们集中体现了当今中国正在生成的新的文化样态和中国人日趋成熟的文化心理。
运动是一个国家崛起的标志,奥运会让中国人更团结自信。在中国,对于奥运会,从运动员到观众总是因背负太多的尊严和期待而压力重重、高度紧张,大多数人的奥运记忆里最清晰的一部分是扬眉吐气的泪水和出人头地的兴奋。然而,自本届奥运会开幕以来,短短数日,我们看到了中国运动员拼搏不变、激情不减,但更轻松了、更开放了、更随心了;我们也看到中国观众,尤其是网民,那么包容,那么欢乐,那么团结,那么自信。
运动是一个国家崛起的标志,奥运会是展示中国的大舞台。奥运会不仅是四年一度的世界体育盛事,同时也是文化盛事。中国早已通过历届奥运会的杰出表现证明了自己无可争辩的体育强国地位,而本届奥运会让我们相信:这个巨大的舞台还会是我们展示自身与时代同步、与世界同步的开放、包容、自信的文化实力的巨大舞台。
国家强大无需奖牌证明,重要的是我们拥有了宝贵的奥运精神和中国自信。从北京奥运会开始,中国健儿优异成绩就极大地增强了国人自信,奥林匹克精神也在大众中生根发芽。而今建设体育强国已成华夏儿女肩负的重要使命,每一个人都必须为之全力以赴。
作为新时期的年轻人,我们应秉承祖国的优良传统,学习他人长处,发扬自身优势是我们在工作岗位上不可缺少的精神品质。我们的奋斗依赖祖国,祖国的未来需要我们。我相信,依靠自己的发展模式,依靠自己的治国理念,依靠对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光大,加之我们每个中国人不懈努力地创新创业、拼搏奋斗,未来的中国一定会不断地给世界带来新的更大的震撼!
赣州城投
赣州土地置业
赣州建工集团
民晟实业公司
纪检举报平台
中国人,你要自信!
工程公司工程办 李韵微
一个国家的发展,就像人的一生,主要就是关键的几步。这几步走对了,一切都会比较顺利,前景会比较光明。这几步走错了,就会伤筋动骨,甚至满盘皆输。回首中国走过的30年,不能说没有犯错误,有些错误也不能说不严重,但是在最关键的几步上,我们走对了。
作者张维为走访过100多个国家,他以客观和全面的视角,以世界眼光,分析和诠释了中国在特有发展模式下迅速崛起的原因,并以朴实易懂的文风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带我们走进对祖国发展大势的了解并有了全新的认知与释然。
中国从领先到落后,从落后到追赶,从追赶到超越,时至今日重返世界之巅使我对日益强大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发展之迅猛,令西方国家诧异和恐惧。因此,在我们的周围,时常出现编造中国威胁论调、想扼制中国发展的声音。中国的腐败、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等等问题的存在也令部分国人对祖国的建设成就产生质疑。但这并不能成为否认中国三十年辉煌成就的理由。正视自己的成就,正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是我们对中国发展大势的应有态度、应有的自信。
首先,中国的崛起靠的是一条“文明型国家”的发展之路。中国与其他西方国家发展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的发展之路,从建国之初到现在为止,走的是一条和平路线,而历览西方发达国家的崛起,几乎是连绵不断的宗教战争,这些战争曾几乎把西方文明毁于一旦。中国崛起的最大特点就是和平、不偏激、不走极端,而是走了一条稳健改革之路。五千年的文明史表明,中国的疆域国土、民族文化自古就是“百国之和”。小家庭的“和”带来了生活的动力,单位的“和”促进了工作的效率,国家的“和”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一个简单的“和”创造了不简单的财富:面对汶川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少了“和”,就不会这么迅速地实现灾区重建;举办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广州亚运,少了“和”,就不能取得如此无与伦比的完美表现;发展载人航天科技,少了“和”,就不会有这么骄人的成果;即便经济快速发展,GDP世界第二,少了“和”,缺少了一种人文基础的支撑,就很难有百姓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
其次,中国崛起靠的是走自己的模式。在《中国震撼》一书中,作者以相当长的篇幅阐述这么一个观点:中国的崛起不是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而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这种国家世界上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她是一个五千年连绵不断伟大文明与一个超大型现代国家的重叠。这种“文明型国家”具有超强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不会跟着别人亦步亦趋,不会照搬西方或者其他任何模式,它只会沿着自己特有的轨迹和逻辑继续演变和发展;在崛起的道路上它也可能经历磕磕碰碰,但其崛起的势头已不可阻挡,其崛起的方向已不可逆转。这种“文明型国家”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一切长处而不失去自我,并对世界文明作出原创性的贡献,因为它本身就是不断产生新坐标的内源性主体文明。我们有着世界上最充沛的人力资源,有最大的市场,有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地缘优势,有自己悠久的历史传统,有独立的思想体系,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得到了最大发挥。前苏联和南斯拉夫的解体有多种原因,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们的政治精英,知识精英完全为西方话语捕获,最终导致国家解体、经济崩溃的世纪浩劫。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无疑是中国人民二十世纪最佳的选择,这条道路使中国走上了繁荣富强的康庄大道。
第三,中国崛起靠的是特有的理念。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非常重要,而其中的核心是理念。中国迅速崛起虽然引人注目,但中国崛起背后的理念似乎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不少人甚至认为中国虽然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中国并没有产生大的理念,更有人认为中国还处在过渡阶段,最终还是要全盘接受西方理念,融入西方文明。其实,中国理念在崛起过程中已悄然产生,不少西方的有识之士开始关注中国的理念了。没有理念上的崛起,一个民族是无法真正崛起的。作者梳理出的八大中国理念是:实事求是、民生为大、整体思维、政府是必要的善、良政善治、得民心者得天下与选贤任能、兼收并蓄与推陈出新、和谐中道与和而不同。大致勾勒出中国迅速崛起背后的关键思想以及它们对世界可能产生的影响。作者认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全球治理的难题日益增多,从反恐到全球变暖,从环境治理到消除贫困,从文化冲突到金融危机,造成今天诸多全球问题的主要原因往往就是西方的一些理念和实践,西方需要认真反省,否则西方自己的前途、整个世界的前途都不容乐观。而13亿中国人通过三十多年实践证明的理念是站得住的,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的许多棘手问题也是有帮助的,对于西方自己认定要进行的那些改革也有参考意义。中国理念丰富了世界的智慧,构成中国政治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政治软实力的崛起,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都非常重要。
作者提出“不再误读自己”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他总结了中国崛起这个不争的事实。告诉国人,中国发展时至今日,我们已没有理由缺乏信心。对于贫富差距等等存在的问题,作者并没有回避,而是通过对比分析,告诉我们这既是发展中的矛盾,也是许多发达国家也还没有解决的普遍矛盾,要肯定自己的成绩,在此基础上再逐步解决困难。通读全书,我更加相信,依靠自己的发展模式,依靠自己的治国理念,依靠对五千年文明的发扬光大,加上我们每一名中国人不懈努力地创新创业、拼搏奋斗,未来中国一定会不断给世界带来新的震撼。总的来说,本书给我带来很大启发,使我能更全面地看待中国的政治、经济现状,也让我对中国的未来更有信心。
近期四年一届的奥运盛会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这届被称为“里约大冒险”的奥运赛事与以往相比,带给我们很多新的变化和新的惊喜。从中国国旗的尴尬出错,到率真傅园慧的“洪荒之力”妙语走红,再到孙扬从容面对无礼挑衅,乃至运动员们错失金牌……我们看到的媒体舆论和网民言论少了些尖酸刻薄、埋怨指责、冲动谩骂,多了些理性宽容、亲善友好、有礼有节,这不得不说是国人心态的一种转变。从关注金牌,到关注运动员本身;从只关注胜负,到懂得享受竞技之美,这种转变充分体现出大国应有的从容之姿,彰显了国民自信。
运动是一个国家崛起的标志,奥运会三大看点尽显中国自信。其一,不再有强烈的金牌情结;其二,不再渲染英雄主义;其三,“欢乐”成为最重要的主题。上述特点的形成固然与互联网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更加深入广泛有一定关系,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新一代中国人比以往更加自信,特别是拥有了更强大的文化自信。
运动是一个国家崛起的标志,奥运运动员展示自我表现自信。里约奥运中国奥运代表团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无金日”后,射击场上终于由一名此前名不见经传的新人、女子10米气手枪项目的张梦雪打破僵局,以优异的表现为中国军团射落首金,打开了中国奥运选手们身上的“减压阀”。五夺奥运金牌的吴敏霞微笑地说了一句“(我)应该挺伟大的”; 傅园慧游出个人最好成绩,生猛地表示对决赛没有充满希望,“因为我已经很满意了”……更多的时候,网民们用“祝贺”“太棒了”来鼓励失落金牌的中国运动员,并由衷地称赞:“你们是世界前八,超级了不起!”这些话语不同于我们传统认知中的标准句式,甚至有些不走寻常路,但它们集中体现了当今中国正在生成的新的文化样态和中国人日趋成熟的文化心理。
运动是一个国家崛起的标志,奥运会让中国人更团结自信。在中国,对于奥运会,从运动员到观众总是因背负太多的尊严和期待而压力重重、高度紧张,大多数人的奥运记忆里最清晰的一部分是扬眉吐气的泪水和出人头地的兴奋。然而,自本届奥运会开幕以来,短短数日,我们看到了中国运动员拼搏不变、激情不减,但更轻松了、更开放了、更随心了;我们也看到中国观众,尤其是网民,那么包容,那么欢乐,那么团结,那么自信。
运动是一个国家崛起的标志,奥运会是展示中国的大舞台。奥运会不仅是四年一度的世界体育盛事,同时也是文化盛事。中国早已通过历届奥运会的杰出表现证明了自己无可争辩的体育强国地位,而本届奥运会让我们相信:这个巨大的舞台还会是我们展示自身与时代同步、与世界同步的开放、包容、自信的文化实力的巨大舞台。
国家强大无需奖牌证明,重要的是我们拥有了宝贵的奥运精神和中国自信。从北京奥运会开始,中国健儿优异成绩就极大地增强了国人自信,奥林匹克精神也在大众中生根发芽。而今建设体育强国已成华夏儿女肩负的重要使命,每一个人都必须为之全力以赴。
作为新时期的年轻人,我们应秉承祖国的优良传统,学习他人长处,发扬自身优势是我们在工作岗位上不可缺少的精神品质。我们的奋斗依赖祖国,祖国的未来需要我们。我相信,依靠自己的发展模式,依靠自己的治国理念,依靠对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光大,加之我们每个中国人不懈努力地创新创业、拼搏奋斗,未来的中国一定会不断地给世界带来新的更大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