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悦读
刘邦仁:《改作风,提效率,打铁还需自身硬》
发布时间:2016-12-31

改作风,提效率,打铁还需自身硬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体会

工程公司项目七部 刘邦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等一系列治国理政的科学思维,为我们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后,我深刻认识到要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读本(2016年版)》第七专题的标题――“打铁还需自身硬”,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15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讲话。2016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求我们要保持高效工作的过硬作风,工作中要有一往无前、奋勇争先、求真务实的过硬精神。

“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么一句平淡朴实的语言着实令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这句话起初的本意是打铁过程中所用的工具必须足够硬、比铁硬,才能锻造出想要的铁器,也可以理解为打铁的人必须有强健的体魄才能胜任这项工作。接下来请允许我谈谈自己的几点学习体会:

第一、自身硬的“硬”字至少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那就是硬在本质、硬在作风、硬在本领。

首先,硬在本质,就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把理想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他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方志敏、董存瑞、江姐等革命先烈的意志之坚、骨头之硬,为后人所敬仰。他们之所以能铁骨铮铮、舍身取义,最根本的原因只有一条,那就是在他们的灵魂深处,有一种匡时济世的青云之志,对自己理想的无限信仰,对自己追求的坚定信念,任何力量也摧毁不了,撼动不得。和平年代虽然很少有生死考验的机会,但情理相同,不少优秀人物讲政治、讲大局、讲奉献,表里如一的表现,也都是源自于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以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其次,硬在作风,就是要加强自我修养,保持过硬的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并反复强调,“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我们要牢记党的宗旨,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作风实事求是,公道正派;工作作风高效、务实,拼搏进取;生活作风严肃端正,健康向上。

还有硬在本领,就是必须要增强履职尽责的本领。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我国面临的一些新老问题时指出:“不论是新问题还是老问题,不论是长期存在的老问题还是改变了表现形式的老问题,要认识好、解决好,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强我们自己的本领。”如何增强本领,首先是加强学习,学习是立身做人之本,是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基本途径。作为新形势下的管理人员,要有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能力;要有与时俱进、掌控全局的能力;要有超强的执行力,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打折扣,对上级的工作部署执行有力、落实到位。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强化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把提高综合素质作为履职尽责的“突破口”,当“内行”,不当“外行”。

第二、“打铁还需自身硬”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就是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所谓“正人先正己”,作为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才能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才能更好的抓落实。曾经有一次,一个炎日当空的下午,在钻孔桩下钢筋笼的现场,我发现有个焊工在进行电焊作业,并没有戴安全帽,当我要求他戴好安全帽时,他一边喊“太热了,戴安全帽不好做事”,一边不情不愿的戴上了安全帽,然后小声嘀咕了一句“自己也没戴安全帽,还管别人?”可以想像,当时听到这声嘀咕我的脸有多红。曾经,我也会因为安全帽笨重而选择性的“忘记”戴安全帽就去工地,但自从那个小故事发生后,我每次要去工地检查,出发前第一件事就是戴好安全帽,久而久之效果还不错,偶尔再碰上忘了戴安全帽的工人,看到我不用提醒就自己赶紧戴好安全帽了。

第三、践行“打铁还需自身硬”要直面问题,敢于担当。

对于一个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政党,“打铁还需自身硬”,对于一个企业的蓬勃发展来说,同样也是“打铁还需自身硬”。这“自身硬”最为直接的体现,就是要有一支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的五条标准,即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是当前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指导意见。具体到咱们公司,作为承担赣州城市发展主要基础设施建设的团队,当前建设任务繁重,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然要求我们有一支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队伍。我们作为团队的一份子,理所当然的对工作中的困难、现实中的矛盾和群众的诉求,要有“让问题到此为止”的铁肩担当。要发扬亮剑精神,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斗争。

第四、创新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自身硬能打好铁。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新技术不断涌现,国家及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因而要创新工作能力,加强效率意识。新形势、新任务赋予我们工作许多新的内涵,也使我们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矛盾、新问题的挑战,因此我们既要继承和发扬长期以来在工作中形成的好传统、好做法,也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大胆思考,勇于探索,敢为人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平时我有了解到咱们有部分项目的进度很大程度上受到征地拆迁、电力迁改之类问题的制约,这些问题毫无疑问受政策、行业工作程序等客观因素影响,但想要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只是机械的反映问题然后坐着等结果是不可能的,也许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多从主观因素着手,自我思考具体的协调方式方法是否恰当、反映渠道是否直接、汇报时机是否适宜、重要性描述是否准确、情况跟踪是否及时等等因素,同时广开渠道,争取公司和外界的大力支持,从自身努力开始,改变自己的工作作风,积极推进,加快问题的解决。正所谓“趁热打铁”,以创新工作能力为基础,提高工作效率为抓手,自然能打出一方“好铁”。

通过学习系列讲话,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基层管理人员,要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从小事做起,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做好每一项工作,不断优化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在经后的工作中,我将时刻注意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直面问题,敢于担当,不断创新,提高效率,更好地为集团公司的发展和赣州的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点击关注赣州城投
点击关注更多
  • 赣州城投

  • 赣州土地置业

  • 赣州建工集团

  • 民晟实业公司

  • 纪检举报平台

刘邦仁:《改作风,提效率,打铁还需自身硬》
发布时间:2016-12-31

改作风,提效率,打铁还需自身硬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体会

工程公司项目七部 刘邦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等一系列治国理政的科学思维,为我们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后,我深刻认识到要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读本(2016年版)》第七专题的标题――“打铁还需自身硬”,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15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讲话。2016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求我们要保持高效工作的过硬作风,工作中要有一往无前、奋勇争先、求真务实的过硬精神。

“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么一句平淡朴实的语言着实令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这句话起初的本意是打铁过程中所用的工具必须足够硬、比铁硬,才能锻造出想要的铁器,也可以理解为打铁的人必须有强健的体魄才能胜任这项工作。接下来请允许我谈谈自己的几点学习体会:

第一、自身硬的“硬”字至少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那就是硬在本质、硬在作风、硬在本领。

首先,硬在本质,就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把理想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他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方志敏、董存瑞、江姐等革命先烈的意志之坚、骨头之硬,为后人所敬仰。他们之所以能铁骨铮铮、舍身取义,最根本的原因只有一条,那就是在他们的灵魂深处,有一种匡时济世的青云之志,对自己理想的无限信仰,对自己追求的坚定信念,任何力量也摧毁不了,撼动不得。和平年代虽然很少有生死考验的机会,但情理相同,不少优秀人物讲政治、讲大局、讲奉献,表里如一的表现,也都是源自于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以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其次,硬在作风,就是要加强自我修养,保持过硬的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并反复强调,“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我们要牢记党的宗旨,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作风实事求是,公道正派;工作作风高效、务实,拼搏进取;生活作风严肃端正,健康向上。

还有硬在本领,就是必须要增强履职尽责的本领。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我国面临的一些新老问题时指出:“不论是新问题还是老问题,不论是长期存在的老问题还是改变了表现形式的老问题,要认识好、解决好,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强我们自己的本领。”如何增强本领,首先是加强学习,学习是立身做人之本,是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基本途径。作为新形势下的管理人员,要有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能力;要有与时俱进、掌控全局的能力;要有超强的执行力,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打折扣,对上级的工作部署执行有力、落实到位。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强化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把提高综合素质作为履职尽责的“突破口”,当“内行”,不当“外行”。

第二、“打铁还需自身硬”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就是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所谓“正人先正己”,作为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才能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才能更好的抓落实。曾经有一次,一个炎日当空的下午,在钻孔桩下钢筋笼的现场,我发现有个焊工在进行电焊作业,并没有戴安全帽,当我要求他戴好安全帽时,他一边喊“太热了,戴安全帽不好做事”,一边不情不愿的戴上了安全帽,然后小声嘀咕了一句“自己也没戴安全帽,还管别人?”可以想像,当时听到这声嘀咕我的脸有多红。曾经,我也会因为安全帽笨重而选择性的“忘记”戴安全帽就去工地,但自从那个小故事发生后,我每次要去工地检查,出发前第一件事就是戴好安全帽,久而久之效果还不错,偶尔再碰上忘了戴安全帽的工人,看到我不用提醒就自己赶紧戴好安全帽了。

第三、践行“打铁还需自身硬”要直面问题,敢于担当。

对于一个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政党,“打铁还需自身硬”,对于一个企业的蓬勃发展来说,同样也是“打铁还需自身硬”。这“自身硬”最为直接的体现,就是要有一支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的五条标准,即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是当前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指导意见。具体到咱们公司,作为承担赣州城市发展主要基础设施建设的团队,当前建设任务繁重,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然要求我们有一支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队伍。我们作为团队的一份子,理所当然的对工作中的困难、现实中的矛盾和群众的诉求,要有“让问题到此为止”的铁肩担当。要发扬亮剑精神,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斗争。

第四、创新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自身硬能打好铁。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新技术不断涌现,国家及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因而要创新工作能力,加强效率意识。新形势、新任务赋予我们工作许多新的内涵,也使我们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矛盾、新问题的挑战,因此我们既要继承和发扬长期以来在工作中形成的好传统、好做法,也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大胆思考,勇于探索,敢为人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平时我有了解到咱们有部分项目的进度很大程度上受到征地拆迁、电力迁改之类问题的制约,这些问题毫无疑问受政策、行业工作程序等客观因素影响,但想要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只是机械的反映问题然后坐着等结果是不可能的,也许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多从主观因素着手,自我思考具体的协调方式方法是否恰当、反映渠道是否直接、汇报时机是否适宜、重要性描述是否准确、情况跟踪是否及时等等因素,同时广开渠道,争取公司和外界的大力支持,从自身努力开始,改变自己的工作作风,积极推进,加快问题的解决。正所谓“趁热打铁”,以创新工作能力为基础,提高工作效率为抓手,自然能打出一方“好铁”。

通过学习系列讲话,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基层管理人员,要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从小事做起,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做好每一项工作,不断优化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在经后的工作中,我将时刻注意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直面问题,敢于担当,不断创新,提高效率,更好地为集团公司的发展和赣州的城市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