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青春的岁月里建功立业
集团党委办公室 邹 鲁
在此之前,我非常荣幸地拜读了张维为教授的《中国震撼》这部作品,他以客观和全面的视角,以世界眼光,分析了中国在特有发展模式下迅速崛起的原因,并以朴实易懂的文风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让我们对祖国的发展大势以及曾经对此的疑问有了全新的认知与释然。读后感觉心底里油然而生一种震撼,一种对祖国日益强大的敬佩和自豪。作为赣州城投集团的一名青年员工,尤其是作为一名团员干部,深刻地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使我更加坚信:在这青春的岁月里要建功立业,为推动集团提质增效、做大做强做优发展贡献力量。那么接下来我就和集团的广大青年员工分享如何在青春的岁月里建功立业?我认为应该从增强个人自信做起,从树立正气形象做起,从提升自身素养做起。
一、增自信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
自信,是指自己相信自己。自信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我们的事业、我们的爱情、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工作,不管是哪一个领域,自信都是无比重要的。自信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快乐。正是有了自信,人们才充满了睿智,你和我的心中才升腾起无尽的希望。拥有充分自信心的人往往不屈不挠、奋发向上,因而比一般人更易获得各方面的成功。可以说,自信意味着已成功了一半。那么,该如何科学、有效地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呢?我认为:
(一)经常关注自己的优点和成就。从事活动的时候,我们不要误读自己,总想着自己的缺点和失败,这样就会越来越没信心;相反,要是想着自己的优点和成就,做什么事情就会轻而易举。就像书中第一章《不要误读自己》告诉百姓中国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完全可以在这样一种新的认知基础上,重新凝聚全社会对于中国发展道路的共识,确立一种自信自尊自强的韬光养晦,而非精神萎靡不振的韬光养晦,这才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国内外各种挑战,为中国走向更大的辉煌开辟新的全景。”
(二)多与自信的人接触和来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若常和悲观失望的人在一起,我们将会萎靡不振。若经常与胸怀宽广、自信心强的人接触,我们就一定也会成为这样的人。所以要多与有志向、有信心的人交朋友。
(三)树立自信的外部形象。一个人,保持整洁、得体的仪表,有利于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举止洒脱,行为端方,助人为乐,目不斜视,就会有发自内心的自信。同时,加强锻炼,保持健美的体形,对增强自信也很有帮助。
(四)保持一定的自豪感。一个人,谦虚是必要的,但不可过度。过分贬低自己,对自信心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要相信自己,充满对自己的自豪感。
(五)学会微笑。微笑会增加幸福感,进而也能增强自信心。大家不妨试试看。一笑,自信从中而来,几乎立竿见影。
(六)懂得扬长避短。在学习、生活、工作中,要经常抓住机会展现自己的优势、特长,同时注意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求得进步。这样,就会提高成功率,也会得到更多的赞扬声,肯定能增强自信。
(七)多阅读名人传记。既是向书本学习,又可以了解某种成功人士的人生经历,读者可以获得一举两得的收获。尤其是像我们这些青年读者,阅读名人传记不仅可以丰富历史、文学知识,而且对激发人的志气,提升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与挫折的勇气,增长应事接物的智慧,提高写作水平,都会有一定的借鉴启迪作用。
(八)做好充分准备。从事某项活动前,如果能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在从事这项活动时,必然较为自信,从而有利于顺利完成这项活动。一旦这项活动做得很成功,必会反过来又能增强整体自信心。
(九)给自己确定恰当的目标。目标太低,太容易实现了,不能提高自信心。但目标也不能太高。目标太高,不易达到,反而对自信心有所破坏。恰当的目标是:用力跳起来刚能碰到。
二、树正气
一个人必须树立正气,必须有正义感,有了一腔浩然正气,才能无所畏惧地前进,才能不屈不挠地为国家、为社会建功立业。——江泽民
“正气”一词早见于孟轲的“浩然正气”,即天地之间最盛大、最刚直的一种凛然之气。我们通常所说的“正气”是指正大光明的气节和公道正派的风气。一个企业的正气必然影响着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工作动力和创新的活力。树立起正气,才能使每一位员工勇于担当、奋发有为,才能够激发起员工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为集团创造佳绩。因此我们要树立:
(一)学习的正气。不学无以成才。学习是一项终生活动,活到老、学到老,永远没有止境;学习的正气体现为正确的学习内容、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努力做到学习实践活动推进一步,理论知识就要深化一步,思想认识就要提高一步,争先创优,做一名优秀员工。郑董事长对我们说过,“特别是要积极报名参加读书分享会,平时多阅读、勤思考,汲取正能量,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为推动集团又好又快发展凝心聚力,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实干的正气。要围绕集团“三大主体”中心工作,以“可亲、可敬、可信”的务实作风真正干好工作。不求轰轰烈烈,但求扎扎实实;不求光彩夺目,但求有声有色;在工作中要牢牢把握好工作的方向性、原则性,又要善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应对中把握好尺度和分寸。遇到困难和挫折,要相信只要对学习和本职工作精益求精,内心就会踏实,人生也一定有价值。至于水平高了,能力强了,做事成熟了,领导和组织及群众自然需要我们挑更重的担子,那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
(三)合作的正气。要讲求分工负责,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好,同时要讲求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团队的精神,形成1加1大于2的效果;实践证明,个人奋斗、单打独斗注定没有出路,干工作需要集中大家的智慧,相互支持和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合作中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水平。
三、厚素养
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汉书·李寻传》
素养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一种道德修养。气质修养是由内在素质累积到一定程度由内而外很自然地表现出来,提高它不是一天两天所能做到。而修养是一个人综合能力与素质的体现。良好的修养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位与价值,一个有很高个人修养的人才最具有个性和人格魅力。青年人的修养提高更显得重要。而如何提高个人修养呢?
(一)要把培养品德、学会做人放在首位。古人认为,千古留芳的最高境界首先是“立德”,即学会做人。在道德上成为完人;其次才是做事,建功立业;再次才是做学问。两千多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重视品德教育,将是否有好的品行作为评价一个学生的重要标准。要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必须从“修身”做起。习近平总书记的“三严三实”讲话中,就把严以修身放在第一位置,指的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二)尊重他人,赢得彼此的相容与和谐。尊重他人是一个人的政治思想修养好的表现,是一种文明的社交方式,是顺利开展工作、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的基石。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总是要和许许多多的人发生关系。很难想象,一个不尊重别人的人,能够处处得到别人的尊重。马克思说:“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周恩来总理身居高位,但他对所接触的所有人都十分尊重,甚至对待敌方的士兵也礼贤下士,因而受到各界人士、广大民众的一致拥戴。要提高个人修养,必须学会尊重。
(三)不断完善自己的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素质修养的提升肯定来自日积月累的修炼,就是一个人的信念、价值观、世界观的不断完善。要提升自身修养,就要不断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别人学习,向自己学习。向书本学习就是要看书;向别人学习,就是多观察自己周围会处理事情的人,看他们碰到问题时会怎么做。多和自己敬佩的人交流;向自己学习,就是要经常反省自己的思想行为。欧阳修的《诲学说》中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所以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
奋斗是青春的底色,行动是最好的传承。最后,希望集团广大青年员工能够并肩同行,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开拓创新,奋发作为;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同心同德,发愤图强,在集团改革创新发展中谱写出更加壮美的新篇章!
赣州城投
赣州土地置业
赣州建工集团
民晟实业公司
纪检举报平台
如何在青春的岁月里建功立业
集团党委办公室 邹 鲁
在此之前,我非常荣幸地拜读了张维为教授的《中国震撼》这部作品,他以客观和全面的视角,以世界眼光,分析了中国在特有发展模式下迅速崛起的原因,并以朴实易懂的文风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让我们对祖国的发展大势以及曾经对此的疑问有了全新的认知与释然。读后感觉心底里油然而生一种震撼,一种对祖国日益强大的敬佩和自豪。作为赣州城投集团的一名青年员工,尤其是作为一名团员干部,深刻地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使我更加坚信:在这青春的岁月里要建功立业,为推动集团提质增效、做大做强做优发展贡献力量。那么接下来我就和集团的广大青年员工分享如何在青春的岁月里建功立业?我认为应该从增强个人自信做起,从树立正气形象做起,从提升自身素养做起。
一、增自信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
自信,是指自己相信自己。自信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我们的事业、我们的爱情、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工作,不管是哪一个领域,自信都是无比重要的。自信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快乐。正是有了自信,人们才充满了睿智,你和我的心中才升腾起无尽的希望。拥有充分自信心的人往往不屈不挠、奋发向上,因而比一般人更易获得各方面的成功。可以说,自信意味着已成功了一半。那么,该如何科学、有效地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呢?我认为:
(一)经常关注自己的优点和成就。从事活动的时候,我们不要误读自己,总想着自己的缺点和失败,这样就会越来越没信心;相反,要是想着自己的优点和成就,做什么事情就会轻而易举。就像书中第一章《不要误读自己》告诉百姓中国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完全可以在这样一种新的认知基础上,重新凝聚全社会对于中国发展道路的共识,确立一种自信自尊自强的韬光养晦,而非精神萎靡不振的韬光养晦,这才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国内外各种挑战,为中国走向更大的辉煌开辟新的全景。”
(二)多与自信的人接触和来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若常和悲观失望的人在一起,我们将会萎靡不振。若经常与胸怀宽广、自信心强的人接触,我们就一定也会成为这样的人。所以要多与有志向、有信心的人交朋友。
(三)树立自信的外部形象。一个人,保持整洁、得体的仪表,有利于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举止洒脱,行为端方,助人为乐,目不斜视,就会有发自内心的自信。同时,加强锻炼,保持健美的体形,对增强自信也很有帮助。
(四)保持一定的自豪感。一个人,谦虚是必要的,但不可过度。过分贬低自己,对自信心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要相信自己,充满对自己的自豪感。
(五)学会微笑。微笑会增加幸福感,进而也能增强自信心。大家不妨试试看。一笑,自信从中而来,几乎立竿见影。
(六)懂得扬长避短。在学习、生活、工作中,要经常抓住机会展现自己的优势、特长,同时注意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求得进步。这样,就会提高成功率,也会得到更多的赞扬声,肯定能增强自信。
(七)多阅读名人传记。既是向书本学习,又可以了解某种成功人士的人生经历,读者可以获得一举两得的收获。尤其是像我们这些青年读者,阅读名人传记不仅可以丰富历史、文学知识,而且对激发人的志气,提升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与挫折的勇气,增长应事接物的智慧,提高写作水平,都会有一定的借鉴启迪作用。
(八)做好充分准备。从事某项活动前,如果能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在从事这项活动时,必然较为自信,从而有利于顺利完成这项活动。一旦这项活动做得很成功,必会反过来又能增强整体自信心。
(九)给自己确定恰当的目标。目标太低,太容易实现了,不能提高自信心。但目标也不能太高。目标太高,不易达到,反而对自信心有所破坏。恰当的目标是:用力跳起来刚能碰到。
二、树正气
一个人必须树立正气,必须有正义感,有了一腔浩然正气,才能无所畏惧地前进,才能不屈不挠地为国家、为社会建功立业。——江泽民
“正气”一词早见于孟轲的“浩然正气”,即天地之间最盛大、最刚直的一种凛然之气。我们通常所说的“正气”是指正大光明的气节和公道正派的风气。一个企业的正气必然影响着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工作动力和创新的活力。树立起正气,才能使每一位员工勇于担当、奋发有为,才能够激发起员工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为集团创造佳绩。因此我们要树立:
(一)学习的正气。不学无以成才。学习是一项终生活动,活到老、学到老,永远没有止境;学习的正气体现为正确的学习内容、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努力做到学习实践活动推进一步,理论知识就要深化一步,思想认识就要提高一步,争先创优,做一名优秀员工。郑董事长对我们说过,“特别是要积极报名参加读书分享会,平时多阅读、勤思考,汲取正能量,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为推动集团又好又快发展凝心聚力,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实干的正气。要围绕集团“三大主体”中心工作,以“可亲、可敬、可信”的务实作风真正干好工作。不求轰轰烈烈,但求扎扎实实;不求光彩夺目,但求有声有色;在工作中要牢牢把握好工作的方向性、原则性,又要善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应对中把握好尺度和分寸。遇到困难和挫折,要相信只要对学习和本职工作精益求精,内心就会踏实,人生也一定有价值。至于水平高了,能力强了,做事成熟了,领导和组织及群众自然需要我们挑更重的担子,那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
(三)合作的正气。要讲求分工负责,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好,同时要讲求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团队的精神,形成1加1大于2的效果;实践证明,个人奋斗、单打独斗注定没有出路,干工作需要集中大家的智慧,相互支持和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合作中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水平。
三、厚素养
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汉书·李寻传》
素养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一种道德修养。气质修养是由内在素质累积到一定程度由内而外很自然地表现出来,提高它不是一天两天所能做到。而修养是一个人综合能力与素质的体现。良好的修养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位与价值,一个有很高个人修养的人才最具有个性和人格魅力。青年人的修养提高更显得重要。而如何提高个人修养呢?
(一)要把培养品德、学会做人放在首位。古人认为,千古留芳的最高境界首先是“立德”,即学会做人。在道德上成为完人;其次才是做事,建功立业;再次才是做学问。两千多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重视品德教育,将是否有好的品行作为评价一个学生的重要标准。要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必须从“修身”做起。习近平总书记的“三严三实”讲话中,就把严以修身放在第一位置,指的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二)尊重他人,赢得彼此的相容与和谐。尊重他人是一个人的政治思想修养好的表现,是一种文明的社交方式,是顺利开展工作、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的基石。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总是要和许许多多的人发生关系。很难想象,一个不尊重别人的人,能够处处得到别人的尊重。马克思说:“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周恩来总理身居高位,但他对所接触的所有人都十分尊重,甚至对待敌方的士兵也礼贤下士,因而受到各界人士、广大民众的一致拥戴。要提高个人修养,必须学会尊重。
(三)不断完善自己的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素质修养的提升肯定来自日积月累的修炼,就是一个人的信念、价值观、世界观的不断完善。要提升自身修养,就要不断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别人学习,向自己学习。向书本学习就是要看书;向别人学习,就是多观察自己周围会处理事情的人,看他们碰到问题时会怎么做。多和自己敬佩的人交流;向自己学习,就是要经常反省自己的思想行为。欧阳修的《诲学说》中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所以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
奋斗是青春的底色,行动是最好的传承。最后,希望集团广大青年员工能够并肩同行,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开拓创新,奋发作为;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同心同德,发愤图强,在集团改革创新发展中谱写出更加壮美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