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读《毛泽民轶事》有感
集团综合管理部 夏小青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上午好!很荣幸能参加这次读书分享会,我要给大家分享的是《毛泽民轶事》一书,并谈谈我的读书感悟。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唐太宗把魏征比作镜子,能时刻勉励自己,今天我要把毛泽民当镜子,弘扬苏区精神,争做红色基因的继承者。
毛泽民轶事主要讲的就是他在赣南干革命的一些事迹。内容丰富,看完他的一生,联想起苏区那段艰苦而磅礴雄壮的历史,让每一位共产党人都会心生感慨,生在乱世,有多少人是踩着先辈们的血泪在行走。苏区精神,正是无数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毛泽民同志身上散发的革命光芒,是朴实,是勤勉,是无私奉献,是忠诚担当,是一心为民,都值得我们年轻一辈学习。
“穷人开当铺”,行长是个“荒货客”,发扬毛泽民同志艰苦朴实之风,是城投人攻坚克难的基石。毛泽民是怎样办银行的,当时的根据地经过三次反围剿战斗,是百废待兴,红军生活非常艰苦,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之后,便成立了国家银行。“穷人开当铺,连本钱都冒得”,就只有打土豪没收的几担银器和几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纸币,可谓空徒四壁,房子都是借的农民的土坯房,条件相当苛刻。加上根据地被封锁,禁止一针一线进入根据地,毛泽民犯愁了,钱从哪里来,天狗吃月亮不知从何下口了,最后经大哥毛泽东指点,统一了财政。统一货币的时候遇到了难题,要发行纸币,可是根据地没纸,白区的进不来,只有自己想办法造纸,行长收破烂就这样开始了,领着银行的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地将老百姓家里的烂鞋子、烂袜子、破棉絮、陈丝乱麻统统收集起来造纸。在国企改革发展的洪流中,咱们城投基本是冲在最前面的,项目多,融资任务重,涉及行业广,更加需要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艰苦奋斗,老实做人,在攻坚克难中打造城投精品工程。
学习毛泽民同志敢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是城投人扬帆远航的职责。毛泽民出身于革命之家,整个家庭对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家喻户晓的事了,书中重点描述了毛泽民的女儿毛远志,作者喻作一棵只讲奉献的小草。有人也这样纪念毛远志:“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春风把我吹绿......”,1929年由于叛徒出卖,毛泽民的接发妻子王淑兰被捕入狱,为了便于与监狱内外的联系,王淑兰与毛泽民商量决定,自己愿为革命捐躯,也能为革命献出女儿,把寄养在亲戚家的7岁女儿毛远志带来监狱,因她瘦小,更从铁珊门挤出去与外面的党组织联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彭德怀攻打长沙时,才把她母女从狱中解救出来,之后,留在长沙开展地下联络工作,没过多久,为了单枪匹马更好工作,王淑兰咬紧牙关,忍住酸泪,把亲生女儿送去做小工,后来,又送去了当童养媳,但对革命烈士的遗孤,却又带在身边抚养,这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是不可思议的。一个人苦捱了七年,毛远志还是很坚强的活了下来,有人问她“苦不苦”,她却斩钉截铁的说:“苦,但我只是千百万受苦受难中的一个,并且是幸运者”。如今市场经济时代,讲个人利益的多,讲奉献的却少了,城投作为政府的投融资平台,城市建设的主力军,承接了大量的民生公益工程,咱们的公司要对人民、对政府讲奉献,我们员工要对公司讲奉献,要有舍小家为大家的品质。
传承毛泽民忠诚干净、担当的精神,是城投人坚定理想信念的不竭动力。1942年9月17日,毛泽民和陈潭秋等共产党员被反动军阀盛世才逮捕。在狱中受到严刑拷打,但却始终对党忠诚,没有认下阴谋暴动的谬论,破灭了敌人的阴谋诡计,敌人找不到理由加罪于他,最后才被秘密杀害。这份忠诚、担当,是共产党人的楷模,是我们城投人学习的榜样,在城投一天就要对城投尽心尽职一天,对工作不埋怨,不放弃,做到始终如一。
感悟毛泽民一心为民的革命情怀,是城投人改革创新的本源。毛泽民是个农民出身的金融家,自己非常爱学习,却又非常关心教育。在1921年春,毛泽民走上革命征途的第一个工作,就是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小学的“校务”。那年夏天的时候,长沙的气温,教室内有时高达三十八度,室外更热。许多小孩却任凭日光暴晒,光背流油,在外面偷听老师上课,跟着哼,跟着笑。毛泽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特意在路上拦住了一个偷听的小孩,问清了不上学的缘由,孩子他爸是拉黄包车的,因收入低微没钱报名读书。毛泽民就想到“也难为他们的父母,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供孩子们上学,再说,学校一次交清学费的规矩,也太呆板了。说穿了,就是怕穷人的孩子骗书读。”当场他就打定主意,准备捅马蜂窝,将学费一次交清改为分期交。遂后对偷听的孩子们大声喊道:“伢子们,回去告诉你们的父母,让你们来附小读书,学费可以分两次或三次交。”这就是毛泽民的为民情怀,不惜打破常规,为贫困民众着想。城投人承担城市建设的使命,工程项目多,管理民工多,在现场施工时,多为现场民工着想,送上一杯水,一瓶凉茶,一条湿巾,心系民众,民众就会更加尽心尽职;多听取民众诉求,做到集思广益,创新项目管理,做优惠民工程,达到成果共享。
读毛泽民轶事,让一个城投人有了奋发图强的使命感,有了对知识和能力的恐慌感,有了“一日无为三日不安”的紧迫感。当年,赣南苏区青山绿水间,炉火熊熊,锤声铿锵;车间院落里,机杼轰呜,夜以继日;封锁线上,赤白交易,斗智斗勇,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弘扬苏区精神,就是要学习先辈们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一心为民的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砥励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赣州城投
赣州土地置业
赣州建工集团
民晟实业公司
纪检举报平台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读《毛泽民轶事》有感
集团综合管理部 夏小青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上午好!很荣幸能参加这次读书分享会,我要给大家分享的是《毛泽民轶事》一书,并谈谈我的读书感悟。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唐太宗把魏征比作镜子,能时刻勉励自己,今天我要把毛泽民当镜子,弘扬苏区精神,争做红色基因的继承者。
毛泽民轶事主要讲的就是他在赣南干革命的一些事迹。内容丰富,看完他的一生,联想起苏区那段艰苦而磅礴雄壮的历史,让每一位共产党人都会心生感慨,生在乱世,有多少人是踩着先辈们的血泪在行走。苏区精神,正是无数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毛泽民同志身上散发的革命光芒,是朴实,是勤勉,是无私奉献,是忠诚担当,是一心为民,都值得我们年轻一辈学习。
“穷人开当铺”,行长是个“荒货客”,发扬毛泽民同志艰苦朴实之风,是城投人攻坚克难的基石。毛泽民是怎样办银行的,当时的根据地经过三次反围剿战斗,是百废待兴,红军生活非常艰苦,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之后,便成立了国家银行。“穷人开当铺,连本钱都冒得”,就只有打土豪没收的几担银器和几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纸币,可谓空徒四壁,房子都是借的农民的土坯房,条件相当苛刻。加上根据地被封锁,禁止一针一线进入根据地,毛泽民犯愁了,钱从哪里来,天狗吃月亮不知从何下口了,最后经大哥毛泽东指点,统一了财政。统一货币的时候遇到了难题,要发行纸币,可是根据地没纸,白区的进不来,只有自己想办法造纸,行长收破烂就这样开始了,领着银行的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地将老百姓家里的烂鞋子、烂袜子、破棉絮、陈丝乱麻统统收集起来造纸。在国企改革发展的洪流中,咱们城投基本是冲在最前面的,项目多,融资任务重,涉及行业广,更加需要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艰苦奋斗,老实做人,在攻坚克难中打造城投精品工程。
学习毛泽民同志敢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是城投人扬帆远航的职责。毛泽民出身于革命之家,整个家庭对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家喻户晓的事了,书中重点描述了毛泽民的女儿毛远志,作者喻作一棵只讲奉献的小草。有人也这样纪念毛远志:“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春风把我吹绿......”,1929年由于叛徒出卖,毛泽民的接发妻子王淑兰被捕入狱,为了便于与监狱内外的联系,王淑兰与毛泽民商量决定,自己愿为革命捐躯,也能为革命献出女儿,把寄养在亲戚家的7岁女儿毛远志带来监狱,因她瘦小,更从铁珊门挤出去与外面的党组织联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彭德怀攻打长沙时,才把她母女从狱中解救出来,之后,留在长沙开展地下联络工作,没过多久,为了单枪匹马更好工作,王淑兰咬紧牙关,忍住酸泪,把亲生女儿送去做小工,后来,又送去了当童养媳,但对革命烈士的遗孤,却又带在身边抚养,这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是不可思议的。一个人苦捱了七年,毛远志还是很坚强的活了下来,有人问她“苦不苦”,她却斩钉截铁的说:“苦,但我只是千百万受苦受难中的一个,并且是幸运者”。如今市场经济时代,讲个人利益的多,讲奉献的却少了,城投作为政府的投融资平台,城市建设的主力军,承接了大量的民生公益工程,咱们的公司要对人民、对政府讲奉献,我们员工要对公司讲奉献,要有舍小家为大家的品质。
传承毛泽民忠诚干净、担当的精神,是城投人坚定理想信念的不竭动力。1942年9月17日,毛泽民和陈潭秋等共产党员被反动军阀盛世才逮捕。在狱中受到严刑拷打,但却始终对党忠诚,没有认下阴谋暴动的谬论,破灭了敌人的阴谋诡计,敌人找不到理由加罪于他,最后才被秘密杀害。这份忠诚、担当,是共产党人的楷模,是我们城投人学习的榜样,在城投一天就要对城投尽心尽职一天,对工作不埋怨,不放弃,做到始终如一。
感悟毛泽民一心为民的革命情怀,是城投人改革创新的本源。毛泽民是个农民出身的金融家,自己非常爱学习,却又非常关心教育。在1921年春,毛泽民走上革命征途的第一个工作,就是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小学的“校务”。那年夏天的时候,长沙的气温,教室内有时高达三十八度,室外更热。许多小孩却任凭日光暴晒,光背流油,在外面偷听老师上课,跟着哼,跟着笑。毛泽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特意在路上拦住了一个偷听的小孩,问清了不上学的缘由,孩子他爸是拉黄包车的,因收入低微没钱报名读书。毛泽民就想到“也难为他们的父母,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供孩子们上学,再说,学校一次交清学费的规矩,也太呆板了。说穿了,就是怕穷人的孩子骗书读。”当场他就打定主意,准备捅马蜂窝,将学费一次交清改为分期交。遂后对偷听的孩子们大声喊道:“伢子们,回去告诉你们的父母,让你们来附小读书,学费可以分两次或三次交。”这就是毛泽民的为民情怀,不惜打破常规,为贫困民众着想。城投人承担城市建设的使命,工程项目多,管理民工多,在现场施工时,多为现场民工着想,送上一杯水,一瓶凉茶,一条湿巾,心系民众,民众就会更加尽心尽职;多听取民众诉求,做到集思广益,创新项目管理,做优惠民工程,达到成果共享。
读毛泽民轶事,让一个城投人有了奋发图强的使命感,有了对知识和能力的恐慌感,有了“一日无为三日不安”的紧迫感。当年,赣南苏区青山绿水间,炉火熊熊,锤声铿锵;车间院落里,机杼轰呜,夜以继日;封锁线上,赤白交易,斗智斗勇,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弘扬苏区精神,就是要学习先辈们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一心为民的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砥励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