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良知,行为有担当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
集团人力资源部 邱璇
泱泱中华,五千文明,漫长的岁月为她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也凝练成了经久不衰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其意蕴之美千古流传。有“吾日三省吾身”的学习之道;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抱负;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意志和胸怀;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更有王阳明道出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人生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我们的古代优秀文化值得自豪,要把文化变成一种内生的源泉动力,作为我们的营养,像古代圣贤那样格物穷理、知行合一、经世致用。
一、以知促行,知行合一
在500年前的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哲学理论,阐明做事的道理。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
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悟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
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率文吏弱卒,荡平了江西数十年巨寇;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以几封书信,一场火攻,三十五天内平定了宁王之乱;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从根本上扫清了困扰明政府多年的广西部族匪患。
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
二、心有良知,尽心履职
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内心“是非律”,是人所固有的“根本慧”,是一切道德伦理的基石。王阳明说:“良心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良知。”他认为良知是一种本能,像恻隐之心这类品质,并不需要后天习得。
良知是人的“自我立法”,是心灵深处的裁判官。“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说的就是为人处世不能愧对天地,要对得起良心。
每一次的招聘工作,我们都秉持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构建了既阳光透明又操作简便的选人用人机制,积极为集团公司引进“知识型、创新型、开拓型”人才,保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每一次的培训工作,我们都会征询广大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使培训真正为员工所需,为集团所需。
三、牢记使命,责任先行
工作首先是一个态度问题,在岗一日,尽责一天,认真执行,不找借口。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首先是要有责任感,不能因为工作中小事繁杂而采取敷衍塞责的态度。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自己的工作,尽量把每个细节做好。
我身边的同事们,在工作中让我感触最多的就是责任。责任在他们身上已经被分解,每一个专注的眼神,每一次仔细的探究,每一次无怨无悔的加班,无时无刻不在诠释着“责任”的含义。
四、强化意识,切实担当
王阳明:心有担当,便是圣贤。敢于担当的人生,书写着伟大,镌刻着璀璨。有无担当精神,是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尺。作为赣州城投的一员,最根本的是把工作做好,为集团公司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而这个责任,包含了两层意思:分内的事情和分外的事情。敢担当、会担当的人,都会把分内事做到使人满意,把分外事做到让人惊喜;只有为使命而拼,为结果而战,才能真正做到接受任务不走样,完成任务不打折。
那么我们该如何敢担当,会担当?我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是要敢于担当,就是要有应对挑战的气魄。毛泽东曾说:“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我们要有“因为有阻力,所以更有动力”的激流勇进、奋力争先的意志和气魄,以敢抓敢管、敢作敢为、敢闯敢试的新状态适应新常态。
二是要勇于担当,就是要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品质、锤炼作风。新时代的年轻人应勇于担当,要不怕苦累,不推不拖,积极干、主动干,敢于负责,不怕挫折,不怕承担责任。要不断培养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工作中不患得患失,要事事冲在前面、干在前面,有功多让,有过不推,处处发挥模范作用,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把工作做精、做细、做实。
三是要勤于担当,就是要让担当变成一种习惯。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担当,许多人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就在于他们比别人多担当了一些事。人力资源部的工作琐碎而繁杂,但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更要勇于担当,敬业勤力,志存高远,无私奉献。只有爱岗敬业的人,才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不断钻研,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十八届六中全会以来,改革的浪潮滚滚袭来,对于集团公司也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董事长在2017年工作会议上强调,机遇当前,重任在肩,要积极塑造“学习型、担当型、适应型、创新型、干净型”员工。我们只有把满腔热血和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工作,脚踏实地,知行合一,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担当意识,破除怕担风险、不敢作为的思想,克服自私自利,打小算盘,算小账的不良倾向,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为集团公司的转型发展添砖加瓦,再创辉煌。
赣州城投
赣州土地置业
赣州建工集团
民晟实业公司
纪检举报平台
心中有良知,行为有担当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
集团人力资源部 邱璇
泱泱中华,五千文明,漫长的岁月为她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也凝练成了经久不衰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其意蕴之美千古流传。有“吾日三省吾身”的学习之道;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抱负;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意志和胸怀;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更有王阳明道出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人生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我们的古代优秀文化值得自豪,要把文化变成一种内生的源泉动力,作为我们的营养,像古代圣贤那样格物穷理、知行合一、经世致用。
一、以知促行,知行合一
在500年前的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哲学理论,阐明做事的道理。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
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悟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
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率文吏弱卒,荡平了江西数十年巨寇;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以几封书信,一场火攻,三十五天内平定了宁王之乱;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从根本上扫清了困扰明政府多年的广西部族匪患。
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
二、心有良知,尽心履职
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内心“是非律”,是人所固有的“根本慧”,是一切道德伦理的基石。王阳明说:“良心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良知。”他认为良知是一种本能,像恻隐之心这类品质,并不需要后天习得。
良知是人的“自我立法”,是心灵深处的裁判官。“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说的就是为人处世不能愧对天地,要对得起良心。
每一次的招聘工作,我们都秉持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构建了既阳光透明又操作简便的选人用人机制,积极为集团公司引进“知识型、创新型、开拓型”人才,保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每一次的培训工作,我们都会征询广大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使培训真正为员工所需,为集团所需。
三、牢记使命,责任先行
工作首先是一个态度问题,在岗一日,尽责一天,认真执行,不找借口。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首先是要有责任感,不能因为工作中小事繁杂而采取敷衍塞责的态度。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自己的工作,尽量把每个细节做好。
我身边的同事们,在工作中让我感触最多的就是责任。责任在他们身上已经被分解,每一个专注的眼神,每一次仔细的探究,每一次无怨无悔的加班,无时无刻不在诠释着“责任”的含义。
四、强化意识,切实担当
王阳明:心有担当,便是圣贤。敢于担当的人生,书写着伟大,镌刻着璀璨。有无担当精神,是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尺。作为赣州城投的一员,最根本的是把工作做好,为集团公司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而这个责任,包含了两层意思:分内的事情和分外的事情。敢担当、会担当的人,都会把分内事做到使人满意,把分外事做到让人惊喜;只有为使命而拼,为结果而战,才能真正做到接受任务不走样,完成任务不打折。
那么我们该如何敢担当,会担当?我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是要敢于担当,就是要有应对挑战的气魄。毛泽东曾说:“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我们要有“因为有阻力,所以更有动力”的激流勇进、奋力争先的意志和气魄,以敢抓敢管、敢作敢为、敢闯敢试的新状态适应新常态。
二是要勇于担当,就是要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品质、锤炼作风。新时代的年轻人应勇于担当,要不怕苦累,不推不拖,积极干、主动干,敢于负责,不怕挫折,不怕承担责任。要不断培养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工作中不患得患失,要事事冲在前面、干在前面,有功多让,有过不推,处处发挥模范作用,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把工作做精、做细、做实。
三是要勤于担当,就是要让担当变成一种习惯。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担当,许多人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就在于他们比别人多担当了一些事。人力资源部的工作琐碎而繁杂,但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更要勇于担当,敬业勤力,志存高远,无私奉献。只有爱岗敬业的人,才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不断钻研,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十八届六中全会以来,改革的浪潮滚滚袭来,对于集团公司也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董事长在2017年工作会议上强调,机遇当前,重任在肩,要积极塑造“学习型、担当型、适应型、创新型、干净型”员工。我们只有把满腔热血和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工作,脚踏实地,知行合一,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担当意识,破除怕担风险、不敢作为的思想,克服自私自利,打小算盘,算小账的不良倾向,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为集团公司的转型发展添砖加瓦,再创辉煌。